2023年公田鎮工作的指導思想是: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,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,認真落實省委“三高四新”戰略,緊扣岳陽建設“省域副中心城市”和縣委“四區”建設的發展方向,以忠誠為上、民生為本、穩定為基、發展為要為工作目標,踔厲奮發、勇毅前行,全力建設溫泉特色小集鎮、打造全域旅游集散地,重點抓好溫泉開發、集鎮建設、執法改革、產業發展、項目建設等工作,奮力譜寫公田高質量發展的絢麗篇章。
2023年公田鎮的主要目標是:全鎮地區生產總值增長8%,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增長9%,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9.5%。社會治理更加有效,生態環境更加美好,人民生活更加幸福,可持續發展能力更加強勁。
一、持之以恒促鄉村振興,打造農業重鎮
按照鄉村振興戰略“五大振興”的要求,因地制宜發展鄉村產業,推進鄉村建設,加快實現共同富裕。全力保障糧食安全,以春耕生產工作為抓手,大力宣傳發動早稻種植工作,特別是動員好種糧大戶,各村要認真規劃種植雙季稻面積,確保種植面積不下降,推進壓單擴雙,提升雙季稻覆蓋率,確保甘田糧監點和公路沿線雙季稻全覆蓋。嚴守永久基本農田等紅線,嚴禁占用耕地建房,嚴禁毀田挖魚池、改果園等“非農化”“非糧化”行為,切實搞好農業面污染源治理。實施化肥減量增效行動,大力發展生態種植,實施農藥減量控害工程,強化農藥監管,搞好農業廢棄物回收,推行病蟲害生物防治技術,降低農藥、化肥使用量,保持土壤環境質量總體穩定。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,堅決落實“四個不摘”要求,扎實開展防返貧動態監測,堅決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。持續強化政策幫扶和兜底力度,多措并舉提高低收入群體收入,讓脫貧基礎更加穩固、成效更顯著。做好干渠清淤掃障,保證排溉暢通,做好山塘清淤擴容、增加蓄水量,保障農業生產用水。發展特色村集體經濟,提升黨組織對集體經濟的帶動能力,以饒港瓜蔞、飛云油茶、大塅養生稻等為龍頭,充分利用鐵山水資源和生態環境優勢,打造鐵山庫區優質綠色生產基地,創建區域性農產品品牌,建成綠色生態農業示范區,繼續培育一批有特色、有規模、有成效的集體經濟,消除集體經濟薄弱村。
二、全力以赴抓招商引資,打造產業強鎮
當前疫情平穩轉段,“五大政策”協同發力,經濟復蘇已成大勢,全鎮上下要積極發力,迅速行動,在新一輪招商競賽中打好主動仗,培育發展新動能。積極推動招商引資,引進2家以上鄉友返鄉創業項目,利用教育基金成立慶典活動的余溫趁熱打鐵,積極跟蹤對接,打好“鄉情牌”,主動做好服務,完成公田商會的創建成立工作,鼓勵引導鄉賢參與家鄉建設,掀起新一輪“迎老鄉、回故鄉、建家鄉”熱潮。加速推進重點項目,積極對接配合縣委縣政府以及相關縣直部門,做好溫泉開發建設中的國土空間規劃、用地總體規劃、招商以及開發建設等各項工作,推進公田溫泉特色小鎮發展取得實質性進展;加快推進空氣壓縮儲能電站建設,全力做好項目協調服務掃除項目建設障礙,確保電站早日建成運營,打造全國樣板點。不斷優化營商環境,打造良好的營商環境助力企業不斷成長,產業更加興旺。提升站位,切實增強優化營商環境工作緊迫感,深刻認識優化營商環境工作的重要性,以營商環境之“優”促經濟發展之“穩”。全力強化要素保障,著力解決生產、用工、融資等難題,著力構建親清政商關系,高效調處涉企矛盾糾紛,積極幫助企業排難解困。重拳打擊在企業進駐過程中索拿卡要、強裝強買的行為,對破壞公田營商環境的各種行為頂格查處、嚴懲不貸。
三、多措并舉優生態環境,打造濱水美鎮
認真踐行習近平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思想,全力打造天藍、地綠、水清、氣爽的濱水美鎮。堅決扛牢“守護好一江碧水”的政治責任,壓緊壓實河長責任,持續開展“洞庭清波”專項行動,著力整治企業污水直排、畜禽養殖糞污直排、黑臭水體、沿河“四亂”等問題,有序推進新墻河、甘田河水污染治理。持續改善人居環境,加大環境衛生保潔力度,實現環境整潔、生態宜居。增強“小廁所、大民生”理念,把農村廁所革命作為當前改善民生的重要工作抓實、抓好。持續推進禁捕退捕專項整治行動,保護水生物多樣性。抓好庫區控建拆違治違,引導庫區民用船只上岸,持續做好鐵山水庫水源環境治理工作,堅決杜絕新的破壞水源環境問題的發生。全面落實林長制,加強林業資源保護力度,落實封山育林、植樹造林、公益林和天然林保護,嚴厲打擊涉林違法犯罪行為,做好森林防火工作,筑牢綠色生態安全屏障。打好藍天保衛戰,做好礦山企業、餐飲業減排,道路運輸降塵等工作,加大秸稈禁燒力度,嚴格巡查管控執法,探索秸稈綜合利用措施,嚴禁垃圾、塑料焚燒,全面拆除露天垃圾池。
四、齊頭并進強集鎮建設,打造文明新鎮
堅決落實縣委賦予公田的東部景區集散地使命任務,將公田打造成為市區、縣城與平江旅游線路的中轉站,加快集鎮提質改造的步伐。打造商業綜合體,穩步加速集鎮建設進程,提升集鎮綜合配套服務功能,改善人居與商業投資環境,促進公田經濟持續、健康協調發展,促進香港聯晨集團的1.6億元公田商業中心項目投資盡快落地,實現公田集鎮地產“零”的突破。健全基層自治體系,堅持黨建總攬,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,推動基層治理還權、賦能、歸位,深入推進“治陋習、樹新風”,發揮村規民約作用,提倡婚事新辦、喪事簡辦、余事不辦的文明新風,著力構建自治、法治、德治相結合的基層治理新體系。加強集鎮管理能力,充分發揮鄉鎮執法改革示范創建經驗以及省直接賦權優勢,打造成立城管執法中隊,加強集鎮執法力度,嚴格按照建房審批流程控制集鎮建房,堅決拆除私搭亂建的攤棚攤點及未經批準的違法建筑,將集鎮亂停亂靠、出店經營、占路經營亂象整頓到位,擦亮公田“明星集鎮”金字招牌。改善集鎮環境衛生,加強環衛人員管理,健全環衛保潔制度,集鎮全面取消設置垃圾桶,由垃圾車每天早晚定時入戶收運垃圾,徹底改變集鎮臟亂差現象,樹立良好的集鎮窗口形象,為1.2萬集鎮常住居民提供舒適、整潔的生活工作環境。
五、嚴細慎實守安全底線,打造和諧小鎮
始終堅持人民至上、生命至上,樹牢底線思維,增強風險意識,扎實做好防風險、保安全、護穩定各項工作。防范安全風險,始終將安全生產放在工作的首要位置,堅決抓好安全生產隱患整治和督導檢查工作,認真執行安全生產責任制,切實加強自然災害、動物疫情、食品藥品、;锲、非煤礦山等領域的安防應急工作,全力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。抓好路域環境整治,深入開展重要道路沿線亂象整治,強力推進交通頑瘴痼疾專項整治,重要時間節點認真落實“兩站兩員”工作,不斷加強道路交通安全特別是水上交通安全隱患排查與治理,堅決扭轉道路交通事故多發頻發的被動局面。維護社會穩定,深入開展禁毒禁賭反詐等工作,嚴厲打擊違法犯罪行為,加大辦案力度,保持高壓態勢,實現常治長效,推動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。嚴格落實信訪維穩動態監管舉措,加強對重點矛盾、重點群體、重點場所、重點對象的排查和管控,嚴厲打擊非法上訪、顛覆破壞、邪教暴恐等方面違法行為,讓群眾安心、安業、安居。